舞台机械设备的安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一步一步地操作,先安装再调试,只有调试好了才能算是安装好了。在安装过程中,安全必须放在重点考虑。那么,舞台机械安装都有哪些步骤呢?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。
首先,要做的是设备的开箱与清点验收。当设备按照合同规定的供货计划运抵现场后,由总承包方、业主(或其代表)、监理方、供货商共同合作,按照设备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,对机械设备逐一清点、登记和检查,对于重要零部件还需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、验收并移交。
其次,要确定基础轴线(设备定位线)。依据设备布置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标高线,划定安装基准线。舞台机械工程是多台或多种设备的关联工程,互相有连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设置共同的安装基准线和标高线,必要时应埋设一般的或永久的基准点,从而设置基础位置线及基础标高线。由于台上设备和台下设备在工艺布置上有对应关系,舞台平面的基础轴线也应在栅顶平面和各台仓平面画出。舞台平面的基础轴线主要包括纵轴线(即舞台的纵向中心线)和垂直于纵轴线的设备横向轴线。因为台口线是设备安装的基础线,所以,在确定横向轴线时,首先要确定台口线(即建筑台口墙内表面的投影线)。台口线的确定要考虑建筑台口的施工误差,即墙面的垂直度和平面度,并优先保证防火幕的顺利安装。
接下来,进行设备基础检验。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书,以供检查。必要时,可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,并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,主要察看基础表面有无蜂窝、麻面、凹凸不平等缺陷。
在安装舞台机械设备时,需要对基础进行标高、位置、几何尺寸的测量和检查。这包括检查坐标位置、预埋件、地脚螺栓或地脚螺栓锚板的标高和中心距,以及预埋地脚螺栓孔(如有)的中心位置、深度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舞台机械设备不像其他重型设备,一般没有独立的单个基础,其关联性较强,因此在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设备间的关联尺寸。
对于重量大、体积大或安装位置高的设备,需要着重解决好吊装问题。对于解体或采用大件安装的设备,应先保证设备底座、机架和导轨等关键部件就位,然后组装其他部位。对于包括主升降台、辅助升降台、车台、车载转台的舞台,从确定基础轴线开始到设备就位,都要密切注意设备的关联性。
精度检测与调整是设备安装中关键的程序,所有的位置精度项目和部分形状精度项目均属此范围。精度检测是检测设备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误差,例如垂直度、平行度、同轴度误差等。调整时,根据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检测的结果,调整设备自身和相互的位置状态,例如设备的安装水平度、垂直度、平行度等。主升降台支撑立柱的调整是升降台安装的关键,应特别关注。
除少数可移动设备外,所有机械设备须牢固地固定在设备基础上,以防止因未牢固固定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。对于解体机械设备部件和存放过久、超过防锈保存期的设备部件,应进行拆卸、清洗与重新装配。按设计规定的润滑剂种类和数量,对各润滑点进行注油。
设备试运转试验一般可分为空载试验、负荷试验、运动精度试验三种。空载试验是为了考核设备安装精度和设备的稳固性,负载试验分为超载试验和额定载荷试验两种。设备的运动精度试验,一般在负荷试验后按说明书的规定进行,主要按设计要求检查设备的工作精度,例如速度精度、停位精度等。舞台机械工程除单台设备试验外,还要进行成组设备试验,主要进行功能参数检查,如设备的同步精度、场景参数设置、设备连锁等。设备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设备安全性能的验证。
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包括基础的施工质量和精度、垫铁和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及精度、设备测量基准和安装基准的一致性、已拆卸设备部件的重新装配精度、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内应力的影响以及安装操作产生的误差。提高安装精度要多方着手,例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、配备完好的施工机械、使用适当精度的测量器具、在适宜的条件下操作等。要选择合理的检测仪和测量方法,并合理确定设备精度偏差及其方向,使设备的安装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。确定设备精度偏差的方向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,应根据主要因素来确定安装精度的偏差方向。